研报下载就选股票报告网
您好,欢迎来到股票分析报告网!登录   忘记密码   注册
>> 平安证券-汽车行业月酝知风:价格战为“表”,定价权切换为“里”-230315
上传日期:   2023/3/16 大小:   1043KB
格式:   pdf  共15页 来源:   平安证券
评级:   强于大市 作者:   王德安
行业名称:   汽车
下载权限:   无限制-登录即可下载
价格战的直接原因是排放法规切换以及年初以来汽车需求疲弱。7月1日我国将正式实施国六B的排放法规,新的排放要求中新增了RDE测试的限制要求以及20万公里的耐久试验(目前RDE仅为监测要求,耐久性试验为16万公里),环保部暂未明确延迟执行,因此部分车企或存在去库存需求。受购置税减半退出及新能源车购买补贴退坡等因素影响,2023年初以来汽车消费需求不足。2023年1-2月我国汽车销量为362.5万台(同比下降15.2%),同期燃油乘用车销量仅219.3万台(同比下滑幅度超过25%)。
  深层原因:合资品牌在新能源车领域被边缘化,定价权切换至特斯拉与自主品牌龙头企业手中。1)合资车企所依赖的燃油车市场整体规模在快速萎缩,我国燃油乘用车销量从2017年到2022年减少了700万台左右。2)新能源领域合资品牌正被边缘化,2022年我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已达到27.8%,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40%~50%,主流合资车企新能源车渗透率不足5%。3)旧有合资模式不能适应新发展形势。2018年我国汽车合资股比放开+鲇鱼特斯拉入华后,合资车企中外股东方核心诉求不一致,中方第一要务是发展自主新能源品牌,外方则谋求更高的本土控制权。合资车企缺乏有竞争力的新能源车产品,且大多没有插混车型布局,过去树立的品牌价值无法迁移;2023年自主品牌加速铺设独立新能源销售渠道,合资车经销渠道在新能源车领域的劣势将进一步凸显。
  投资建议:尽管价格战短期影响车企利润,但更应关注价格战背后的深层原因及后续影响,近几年多个外资品牌退出中国,预计后续还将有弱势品牌出清,看好自主品牌份额继续大幅上升。2023年重点关注插混车战略转型坚决的车企,推荐长安汽车、吉利汽车、理想汽车、长城汽车。精选空气悬架、抬头显示、域控制器等渗透率技术低+发展空间大的优质赛道,推荐已于对应细分赛道进行精准卡位、前瞻布局的配件企业,推荐中鼎股份、华阳集团、华域汽车、福耀玻璃、德赛西威、经纬恒润。
  风险提示:1)价格战造成车企盈利端承压;2)消费者观望情绪浓厚;3)燃油车降价冲击新能源车销售。
  
研究报告全文:证券研究报告行业评级汽车强于大市维持月酝知风汽车行业价格战为表定价权切换为里2023年03月15日平安证券研究所汽车团队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核心摘要价格战的直接原因是排放法规切换以及年初以来汽车需求疲弱7月1日我国将正式实施国六B的排放法规新的排放要求中新增了RDE测试的限制要求以及20万公里的耐久试验目前RDE仅为监测要求耐久性试验为16万公里环保部暂未明确延迟执行因此部分车企或存在去库存需求受购置税减半退出及新能源车购买补贴退坡等因素影响2023年初以来汽车消费需求不足2023年1-2月我国汽车销量为3625万台同比下降152同期燃油乘用车销量仅2193万台同比下滑幅度超过25深层原因合资品牌在新能源车领域被边缘化定价权切换至特斯拉与自主品牌龙头企业手中1合资车企所依赖的燃油车市场整体规模在快速萎缩我国燃油乘用车销量从2017年到2022年减少了700万台左右2新能源领域合资品牌正被边缘化2022年我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已达到278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4050主流合资车企新能源车渗透率不足53旧有合资模式不能适应新发展形势2018年我国汽车合资股比放开鲇鱼特斯拉入华后合资车企中外股东方核心诉求不一致中方第一要务是发展自主新能源品牌外方则谋求更高的本土控制权合资车企缺乏有竞争力的新能源车产品且大多没有插混车型布局过去树立的品牌价值无法迁移2023年自主品牌加速铺设独立新能源销售渠道合资车经销渠道在新能源车领域的劣势将进一步凸显投资建议尽管价格战短期影响车企利润但更应关注价格战背后的深层原因及后续影响近几年多个外资品牌退出中国预计后续还将有弱势品牌出清看好自主品牌份额继续大幅上升2023年重点关注插混车战略转型坚决的车企推荐长安汽车吉利汽车理想汽车长城汽车精选空气悬架抬头显示域控制器等渗透率技术低发展空间大的优质赛道推荐已于对应细分赛道进行精准卡位前瞻布局的配件企业推荐中鼎股份华阳集团华域汽车福耀玻璃德赛西威经纬恒润风险提示1价格战造成车企盈利端承压2消费者观望情绪浓厚3燃油车降价冲击新能源车销售汽车降价激战正酣合资车企逐渐失去市场主导CONTENT汽车降价激战正酣价格战表层原因排放法规切换需求不足目录深层原因合资品牌在新能源车领域被边缘化深层原因合资车企经营模式难以适应新形势影响推演弱势品牌出清旧有合资模式或难以为继投资建议及风险提示汽车降价激战正酣新能源龙头在2023年率先启动价格战2023年初特斯拉率先开启降价周期在特斯拉的影响下华为问界小鹏等新能源车企纷纷跟进比亚迪则将2023款秦PlusDMi售价降低到10万元以内受特斯拉比亚迪两大新能源龙头在2023年的价格策略影响大部分新能源车企在23年的新车定价较为保守如理想推出Air版车型无空气悬架拉低售价区间智己LS7起售价仅为3098万元明显低于此前上市的同级别车型新能源车价格战蔓延到燃油车此次价格战由新能源车企率先发动最终波及到燃油车乃至整个汽车行业3月6日东风汽车旗下主机厂联合湖北省政府推出了购车补贴政策优惠力度达数万元其中东风雪铁龙C6优惠额度达到9万元引发市场热议随着东风汽车的降价众多车企纷纷跟进降价进而掀起了整个汽车行业的降价潮价格战并不会是长期现象我们判断大部分主流车企很大程度上属于被迫应战而车企实现良性的持续经营需要正常的盈利水平价格战显然不是任何一家希望可持续经营的车企用以维生的途径我们认为价格战并不会是长期现象例如大部分车企的价格优惠都是到3月31日截止东风汽车的价格优惠截至到3月31日政府补贴也仅限于湖北省比亚迪针对宋Plus海豹和宋ProDMi车型推出的限时优惠的截止日期同样是到3月31日长安深蓝针的优惠活动限量10000台截止日期同样为3月31日多重因素导致此次价格战表面上看排放法规切换23年年初汽车市场需求不足是造成此次价格战的直接诱因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合资车企在新能源车时代失去了市场主导地位其价格体系正受到以特斯拉比亚迪为首的新能源车型的巨大冲击4价格战表层原因排放法规切换需求不足排放法规切换造成车企存在去库存需求2023年7月1日国六B标准将全面实施对于在7月1日后无法满足国六B排放标准的新车将无法上牌上路7月1日实施的国六B除了对排放限值相比国六A更加严格外根据GB183526-2016中的要求2023年7月1日后上牌的新车需满足RDE测试实际行驶污染物排放试验的限值要求并同时满足20万公里的污染控制装置耐久性试验而在7月1日前RDE测试仅作为监测要求耐久性试验为16万公里我们注意到目前车企的车辆环保信息中尽管宣称满足国六B的排放要求但部分车型的RDE仅为监测报告满足的耐久里程也仅为16万公里或者这两项要求仅满足一项类似的车型在7月1日后都将无法上牌目前国家环保部门对新实施的国六B并未表态会延迟执行因此车企存在一定的降价去库存需求我国汽车月度销量单位万台年初以来汽车消费需求较疲弱2023年初燃油车购置税减300半政策和新能源车购置税补贴退出导致对2023年初的汽2021年2022年2023年250车消费需求造成一定程度透支标杆车企降价导致部分用200户继续观望2023年1-2月我国汽车销量为3625万台同150比下降1521-2月燃油乘用车销量仅为2193万台同比100下滑幅度超过2550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资料来源GB183526-2016中汽协平安证券研究所深层原因合资品牌在新能源车领域被边缘化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提高冲击燃油车定价体系据中汽协数据测算2022年全年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到278受此影响传统燃油车乘用车从2017的2414万台下滑到2022年的1701万台而这一下滑趋势仍在继续合资品牌整体新能源渗透率低合资车在新能源车领域被边缘化合资品牌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不足5作为对比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已经达到4050国内新能源车市场被自主品牌和特斯拉牢牢掌控中美两大新能源车龙头特斯拉和比亚迪由于没有燃油车包袱且市占率高在新能源车定价上不受燃油车产品羁绊引领了新能源车整体的定价权燃油车与新能源车销量变化单位万台自主品牌新能源渗透率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渗透率对比30003060燃油车新能源车新能源车渗透率右轴自主品牌主流合资品牌5025002545740200020301500152010001010500503100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2012022032022052022072022092022112022022022042022062022082022102022122023012023026资料来源中汽协乘联会平安证券研究所深层原因合资车企经营模式难以适应新形势在智能新能源车快速迭代合资股比放开的全新时代过去40年中外股比对半的汽车合资合作模式竞争力走弱1股权端中外股东各自有了优先级更高的发展战略导致双方战略协同性显著降低我国2018年提出将逐步取消外资车企的股比限制同年特斯拉超级工厂落户上海特斯拉100控股加之造车新势力渐成气候合资车企中方股东致力于积极推进自主新能源车战略如广汽的埃安品牌上汽的智己飞凡长安的深蓝品牌等外方则谋求更大的股比和控制权并有在华独立发展新能源车业务的强烈诉求如宝马取得华晨宝马75的控股权大众也实现了对两家新设立合资公司的控股大众安徽则由大众集团控股75奥迪一汽新能源大众控股60福特则将中国的智能电动汽车研发和运营业务由福特电马赫公司负责该公司福特控股8122产品端缺乏竞争力强劲的新能源车产品2023年自主插混新车众多将进一步侵蚀吞噬燃油车份额而合资在插混车领域普遍准备不足合资车企决策流程长产品定义主要由外方掌控导致了合资车企车型迭代速度慢插混车是2023年新能源车市场最大的增量来源绝大部分合资车企并没有有竞争力的插混技术及产品储备自主车企摒弃油电同卖模式全新插混车型将快速投放市场加快侵占燃油车份额在纯电市场合资车企的纯电车型又受到特斯拉造车新势力自主高端纯电车等品牌的压制过往建立起的品牌价值无法迁移到新能源时代3渠道端2023年传统自主将快速铺设独立新能源车销售渠道合资品牌的渠道劣势将凸显2023年自主品牌将加快插混车型的渠道建设2023年内长城吉利长安规划的新能源门店数量普遍将超过500家预计到2023年底自主品牌的插混门店数量将超过2000家而合资品牌依然依赖原有的燃油车渠道在渠道变革方面远远落后于自主品牌7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平安证券研究所深层原因合资车企经营模式难以适应新形势中外汽车合资企业与股比限制历史政策以及主要事件回顾时间主要事件1982年邓小平在中汽公司的报告上批示轿车可以合资1984年批准上海大众北京吉普广州标致成立1994年汽车工业产业政策规定生产汽车摩托车整车和发动机产品的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的中方所占股份比例不得低于502017年4月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印发提出将完善内外资投资管理制度有序放开合资企业股比限制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7年修订取消了对汽车电子和动力电池的股比限制以及2017年6月放宽纯电动汽车合资企业限制发改委宣布汽车行业将分类实行过渡期开放2018年取消专用车新能源车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2018年4月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2018年7月特斯拉超级工厂落户上海临港由特斯拉100控股2018年10月宝马集团收购华晨宝马25股权2022年2月该交易正式完成交割华晨宝马由宝马集团控股752020年12月大众中国投资持股75的大众安徽公司股权2021年3月奥迪一汽新能源成立AUDIAG持股55大众中国持股52022年9月福特电马赫科技成立由福特控股81203018资料来源Wind公司公告天眼查平安证券研究所影响推演弱势品牌出清旧有合资模式或难以为继价格战不会是持久战更多弱势品牌将出清近年来如菲亚特铃木讴歌雷诺等外资品牌已陆续退出中国市场韩系法系合资亦经营艰难前景不明我们判断未来可能有更多的弱势合资品牌将逐步退出在弱势品牌出清之前可能存在罔顾自身正常产品价格体系的大量清库行为对于须在华持续经营的汽车品牌由于产品的大幅降价势必影响后续新品的定价这种扰乱自身产品定价体系的长期价格战不会是健康的竞争方式目前看本次参战的汽车品牌多有较短的时间周期或指定的上牌地区限制乐观预计价格战在3月底结束悲观预计价格战在6月底结束合资品牌正失去市场的定价权B级受制于特斯拉A级受制于自主插混车特斯拉年初降价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同一价格带还有比亚迪汉海豹深蓝SL03S7小鹏P7等众多竞争力不俗的新能源车型这些车型势必会对传统合资车企的盈利基盘-B级车形成极大冲击A级轿车是传统合资车企销量最大的市场而这一市场正在受到以比亚迪为首的自主插混车型的冲击如秦Plus冠军版售价已跟合资A级轿车同价合资燃油车的价格体系受到极大冲击饮鸩止渴的背后是品牌形象及后续新车定价体系双双下移我国汽车市场的定价权将切换至特斯拉和自主车企手中自主插混车型将加速替代合资燃油2023年是自主插混车型全面爆发的一年BYD率先告别纯燃油车后2023年其它自主头部车企纷纷推出全新的插混车并铺设全新的插混车销售渠道自主插混新车混动技术领先且定价普遍较为亲民受冲击最大的是合资燃油车市场目前除了丰田本田在混动领域有所布局外其它合资车企由于没有相应技术及产品储备市场份额将难逃进一步下滑的命运9影响推演弱势品牌出清旧有合资模式或难以为继旧有合资车企的经营模式或难以为继我们认为此次价格战更深层的影响是对过去40年合资车企经营模式的挑战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制定了以市场换技术的合资经营汽车的方针但目前合资车企的转型速度明显偏慢而改进的驱动力明显不足从股东层面产品层面渠道层面都面临较多的问题过去成功的合资模式在当下快速迭代的特斯拉和自主品牌面前变成了新道路上的拦路虎股比对半的汽车合资经营模式已愈发难以为继目前看即使是外方掌握了控股权的车企比如安徽大众福特电马赫科技等企业的发展也难言顺利这也许说明存在问题的不仅仅是合资模式还有品牌所有方外方股东本身的转型过慢问题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汽车自主品牌头部企业多只有约二三十年发展历程包袱更轻决策机制更短转型决心更大执行速度更快我们看好自主品牌整体份额继续上升至70左右旧有的股比对半的合资模式将日渐式微部分品牌可能尝试新型合作模式谋求在中国的长期持续发展10汽车降价激战正酣合资车企逐渐失去市场主导CONTENT汽车降价激战正酣价格战表层原因排放法规切换需求不足目录深层原因合资品牌在新能源车领域被边缘化深层原因合资车企经营模式难以适应新形势影响推演弱势品牌出清旧有合资模式或难以为继投资建议及风险提示投资建议价格战的直接原因是排放法规切换以及年初以来汽车需求疲弱7月1日我国将正式实施国六B的排放法规新的排放要求中新增了RDE测试的限制要求以及20万公里的耐久试验目前RDE仅为监测要求耐久性试验为16万公里环保部暂未明确延迟执行因此部分车企或存在去库存需求受购置税减半退出及新能源车购买补贴退坡等因素影响2023年初以来汽车消费需求不足2023年1-2月我国汽车销量为3625万台同比下降152同期燃油乘用车销量仅2193万台同比下滑幅度超过25深层原因合资品牌在新能源车领域被边缘化定价权切换至特斯拉与自主品牌龙头企业手中1合资车企所依赖的燃油车市场整体规模在快速萎缩我国燃油乘用车销量从2017年到2022年减少了700万台左右2新能源领域合资品牌正被边缘化2022年我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已达到278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4050主流合资车企新能源车渗透率不足53旧有合资模式不能适应新发展形势2018年我国汽车合资股比放开鲇鱼特斯拉入华后合资车企中外股东方核心诉求不一致中方第一要务是发展自主新能源品牌外方则谋求更高的本土控制权合资车企缺乏有竞争力的新能源车产品且大多没有插混车型布局过去树立的品牌价值无法迁移2023年自主品牌加速铺设独立新能源销售渠道合资车经销渠道在新能源车领域的劣势将进一步凸显投资建议尽管价格战短期影响车企利润但更应关注价格战背后的深层原因及后续影响近几年多个外资品牌退出中国预计后续还将有弱势品牌出清看好自主品牌份额继续大幅上升2023年重点关注插混车战略转型坚决的车企推荐长安汽车吉利汽车理想汽车长城汽车精选空气悬架抬头显示域控制器等渗透率技术低发展空间大的优质赛道推荐已于对应细分赛道进行精准卡位前瞻布局的配件企业推荐中鼎股份华阳集团华域汽车福耀玻璃德赛西威经纬恒润风险提示1汽车行业价格战持续时间可能超预期造成车企盈利端承压2车企价格战可能造成消费者观望情绪浓厚对实际的销量拉动有限3燃油车降价可能会对新能源车的销量造成一定冲击4地方政府的支持导致弱势品牌的出清慢于预期交通物流团队行业邮箱资格类型资格编号分析师王德安WANGDEAN002pingancomcn投资咨询S1060511010006汽车研究助理王跟海WANGGENHAI964pingancomcn一般从业资格S106012107006313附重点公司预测与评级03月14日EPS元PE股票简称股票代码评级收盘价元2021A2022E2023E2024E2021A2022E2023E2024E长安汽车000625SZ1163036081069098325143169119推荐吉利汽车0175HK7800480680881181621158966推荐长城汽车601633SH2727079098100137344280273199推荐小鹏汽车9868HK2708-282-480-270-032-96-56-100-847推荐理想汽车2015HK7363-015-097082266-4775-763898277推荐福耀玻璃600660SH3501121198215264290177163133推荐华域汽车600741SH170820522125528683776760推荐德赛西威002920SZ10095150209282377673483358268推荐经纬恒润688326SH133311221812683581094737497373推荐华阳集团002906SZ3156063085127170503373248186推荐中鼎股份000887SZ1270073086105126173148121101推荐14资料来源Wind平安证券研究所平安证券综合研究所投资评级股票投资评级强烈推荐预计6个月内股价表现强于市场表现20以上推荐预计6个月内股价表现强于市场表现10至20之间中性预计6个月内股价表现相对市场表现在10之间回避预计6个月内股价表现弱于市场表现10以上行业投资评级强于大市预计6个月内行业指数表现强于市场表现5以上中性预计6个月内行业指数表现相对市场表现在5之间弱于大市预计6个月内行业指数表现弱于市场表现5以上公司声明及风险提示负责撰写此报告的分析师一人或多人就本研究报告确认本人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公司研究报告是针对与公司签署服务协议的签约客户的专属研究产品为该类客户进行投资决策时提供辅助和参考双方对权利与义务均有严格约定本公司研究报告仅提供给上述特定客户并不面向公众发布未经书面授权刊载或者转发的本公司将采取维权措施追究其侵权责任证券市场是一个风险无时不在的市场您在进行证券交易时存在赢利的可能也存在亏损的风险请您务必对此有清醒的认识认真考虑是否进行证券交易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免责条款此报告旨为发给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证券的特定客户及其他专业人士未经平安证券事先书面明文批准不得更改或以任何方式传送复印或派发此报告的材料内容及其复印本予任何其他人此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平安证券认为可靠但平安证券不能担保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观点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报告内容仅供参考平安证券不对因使用此报告的材料而引致的损失而负上任何责任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客户并不能仅依靠此报告而取代行使独立判断平安证券可发出其它与本报告所载资料不一致及有不同结论的报告本报告及该等报告反映编写分析员的不同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分析员于发出此报告日期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此报告所指的证券价格价值及收入可跌可升为免生疑问此报告所载观点并不代表平安证券的立场平安证券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可能参与此报告所提及的发行商的投资银行业务或投资其发行的证券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2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Copyright © 2005 - 2021 Nxn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317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