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智能驾驶渗透率持续抬升,近期汽车销量向好,3月有望进一步改善。2022年1-11月L1、L2等级乘用车渗透率达13.4%、34.5%,分别同比-2.2pct、+11.9pct。近期汽车销量向好,2023年2月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增长10.4%,环比增长7.5%,在国内经济扩张+汽车消费刺激政策等多重驱动之下,3月国内销量有望进一步改善。 OEM价格竞争短期或影响智能化的投入节奏,但具备技术领先性和产品竞争力的智能化龙头仍将具备长期成长性。在C端、政策端需求拉动之下,主机厂仍在逐步迈向“软件定义汽车”的终局,我们认为当下的价格竞争更多是影响短期投入节奏,但不改变中长期成长趋势,以舱驾核心底层软件/高阶智能驾驶域控等智能化核心部件为主业、具备技术领先性和产品竞争力的智能化龙头仍将具备长期成长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产业龙头具备更强的成本优势、技术优势,经过此轮洗牌,部分能力较弱的玩家或被挤出赛道,行业份额更加集中于行业龙头。 2023年智能驾驶板块四大方向值得期待。(1)高性价比智能驾驶芯片值得高度关注,以高性价比为核心看点的高通自动驾驶芯片有望取得关键进展;(2)2022年底工信部、公安部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未来L3/L4智能汽车准入与上路试点有望启动,行业迎来重磅政策催化;(3)车路协同值得高度关注,兼具符合产业趋势+托底经济属性;(4)激光雷达产业深度洗牌,马太效应趋于凸显,车载激光雷达开启放量节奏。 投资建议。我们继续看好中科创达(受益于高通战略推进,未来有望开辟汽车业务第二成长曲线)、德赛西威(充分受益于英伟达驾驶域芯片量产落地)、经纬恒润(智能驾驶稀缺tier1)等产业链龙头,同时建议积极关注千方科技、万集科技等顺周期的智慧交通标的。 风险提示。国内汽车价格竞争加剧及销量波动对相关公司业务的影响;ADAS、高等级智能驾驶域控制器等新产品推广及渗透不及预期;各类非传统汽车产业链厂商入局,行业竞争加剧;相关产业政策进展不及预期。 研究报告全文:TablePage跟踪分析计算机证券研究报告智能网联驾驶月报TableTitle2023年1-2月TableGrade行业评级买入前次评级买入2023年智能驾驶产业若干趋势前瞻报告日期2023-03-15TableSummary核心观点相对市场表现TablePicQuote智能驾驶渗透率持续抬升近期汽车销量向好3月有望进一步改善152022年1-11月L1L2等级乘用车渗透率达134345分别同8比-22pct119pct近期汽车销量向好2023年2月乘用车市场零003-2205-2207-2209-2211-2201-23售同比增长104环比增长75在国内经济扩张汽车消费刺激-7政策等多重驱动之下3月国内销量有望进一步改善-15OEM价格竞争短期或影响智能化的投入节奏但具备技术领先性和产-22品竞争力的智能化龙头仍将具备长期成长性在C端政策端需求拉计算机沪深300动之下主机厂仍在逐步迈向软件定义汽车的终局我们认为当下的价格竞争更多是影响短期投入节奏但不改变中长期成长趋势以舱分析师TableAuthor刘雪峰驾核心底层软件高阶智能驾驶域控等智能化核心部件为主业具备技SAC执证号S0260514030002术领先性和产品竞争力的智能化龙头仍将具备长期成长性尤其值得SFCCENoBNX004注意的是产业龙头具备更强的成本优势技术优势经过此轮洗牌021-38003675部分能力较弱的玩家或被挤出赛道行业份额更加集中于行业龙头gfliuxuefenggfcomcn2023年智能驾驶板块四大方向值得期待1高性价比智能驾驶芯片分析师吴祖鹏值得高度关注以高性价比为核心看点的高通自动驾驶芯片有望取得SAC执证号S0260521040003关键进展22022年底工信部公安部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021-38003656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未来L3L4智能wuzupenggfcomcn汽车准入与上路试点有望启动行业迎来重磅政策催化3车路协同请注意吴祖鹏并非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的注值得高度关注兼具符合产业趋势托底经济属性4激光雷达产业册持牌人不可在香港从事受监管活动深度洗牌马太效应趋于凸显车载激光雷达开启放量节奏相关研究TableDocReport投资建议我们继续看好中科创达受益于高通战略推进未来有望开辟汽车业务第二成长曲线德赛西威充分受益于英伟达驾驶域芯片计算机行业行业持续增长且2023-03-12量产落地经纬恒润智能驾驶稀缺tier1等产业链龙头同时建议壁垒高国产EDA厂商机会积极关注千方科技万集科技等顺周期的智慧交通标的大于挑战风险提示国内汽车价格竞争加剧及销量波动对相关公司业务的影响计算机行业行业确定性相对2023-03-12ADAS高等级智能驾驶域控制器等新产品推广及渗透不及预期各类增强当前仍是配置窗口非传统汽车产业链厂商入局行业竞争加剧相关产业政策进展不及预计算机行业谷歌发布多模态2023-03-09期模型PaLM-E智能化水平提升较大TableContacts识别风险发现价值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123TablePageText跟踪分析计算机重点公司估值和财务分析表Tableimpcom最新最近合理价值EPS元PExEVEBITDAxROE股票简称股票代码货币评级收盘价报告日期元股2023E2024E2023E2024E2023E2024E2023E2024E中科创达300496SZCNY1039620230313买入1332522231246833332429232498701110德赛西威002920SZCNY1009520220821增持17840328444307822742697201021702270经纬恒润688326SHCNY1333120221230增持16094293415455032123611273916401890寒武纪-U688256SHCNY1028920230301增持9191-197-138-----1880-1520数据来源Wind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备注表中估值指标按照最新收盘价计算识别风险发现价值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223TablePageText跟踪分析计算机目录索引一智能驾驶渗透率更新及近期汽车销量情况梳理5一智能驾驶渗透率持续抬升L2及以上高阶智驾步入量产期5二2月汽车销量增速转正3月有望进一步好转但OEM价格竞争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智能化投入节奏7二专题研究2023年智能驾驶板块有哪些值得期待9一高性价比智能驾驶芯片值得高度关注9二L3L4智能汽车准入与上路试点即将启动行业迎来重要政策催化11三车路协同值得高度关注兼具符合产业趋势托底经济属性14四激光雷达产业深度洗牌马太效应趋于凸显车载开启放量节奏19三投资建议21四风险提示21识别风险发现价值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323TablePageText跟踪分析计算机图表索引图12020年-2022年前11个月智能汽车渗透率趋势5图2不同动力类型汽车L2渗透率2022年1-11月6图3不同系别汽车L2渗透率变化6图4我国L2上险量前十车企2022年1-11月7图52018-2023年2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走势7图62022年我国典型车企产能利用率8图7畅行智驾基于高通8540开发的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性能突出10图8L3L4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申报流程13图9车路协同对高阶自动驾驶的促进作用15图10路侧基础设施单位成本发展趋势16图11车路协同产业链架构17图12我国车路协同示范区先导区双智城市时点布局18图13激光雷达成像图19图142021年全球激光雷达市占率格局中国玩家彼此差异不大20图152022年中国激光雷达市占率格局高度集中21识别风险发现价值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423TablePageText跟踪分析计算机一智能驾驶渗透率更新及近期汽车销量情况梳理一智能驾驶渗透率持续抬升L2及以上高阶智驾步入量产期智能驾驶渗透率持续抬升L2等级渗透率增长最快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同比增长34和21延续了去年的增长态势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增长969和934市场占有率达到256从汽车智能化渗透率来看根据CAICV数据2022年前11个月我国L1L2等级乘用车渗透率分别达134345较2021年前11个月分别同比-22pct119pct从乘用车类别来看2022年前11个月MPV的L2渗透率最高达到411SUV轿车次之分别为407297图12020年-2022年前11个月智能汽车渗透率趋势L0L1L270066461361860052050040034503002350226017401620200152015601340100002020年2021年2021年1-11月2022年1-11月数据来源CAICV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分动力类型来看新能源汽车领域L2渗透率最高2022年1-11月燃油车纯电动车插混增程四大动力类型汽车L2渗透率分别为2843746451000值得注意的是纯电动车型中存在较多低价车型由于成本限制尚未配置L2级功能故而该类车型L2渗透率相对较低未来存在进一步扩张的可能性识别风险发现价值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523TablePageText跟踪分析计算机图2不同动力类型汽车L2渗透率2022年1-11月累计上险量万辆L2上险量万辆L2渗透率140012001200100010001000800800645600600400400374284200200000燃油纯电动插混增程数据来源CAICV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从车辆系别来看日系车型L2渗透率最高2022年1-11月L2渗透率达到496美系车型紧随其后为410自主车型L2上险量最高但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提升空间2022年1-11月L2渗透率为35显著低于日系和美系车型图3不同系别汽车L2渗透率变化2020年2021年2022年1-11月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0自主日系美系德系韩系数据来源CAICV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从厂商销量角度比亚迪吉利上汽通用广汽丰田一汽丰田长城等品牌在乘用车市场具有较高份额且L2级别智能驾驶系统上险量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从渗透率来看特斯拉一汽丰田广汽丰田广汽本田长城汽车L2级别渗透率过半分别为100758718540517相较之下吉利汽车显著低于自主品牌L2渗透率平均水平2022年1-11月累计L2渗透率为238识别风险发现价值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623TablePageText跟踪分析计算机图4我国L2上险量前十车企2022年1-11月累计上险量万辆L2上险量万辆L2渗透率16012001401000100012080075710071880600540498517604003573793524023820020000比亚迪广汽丰田一汽丰田特斯拉广汽本田长城汽车上汽通用吉利汽车东风本田华晨宝马数据来源CAICV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二2月汽车销量增速转正3月有望进一步好转但OEM价格竞争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智能化投入节奏2月汽车销量同比增速转正根据乘联会披露数据2023年2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390万辆同比增长104环比增长75从周度走势看2月的周销量并未大幅超越1月水平2月环比正增长是春节和政策退出等综合因素影响下的合理走势2月新能源销量情况摆脱政策切换影响同比增长561今年1月补贴政策切换带来的新能源销量降幅较大2月新能源车市逐步调整到位2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销量达到439万辆同比增长610环比增长3283月国内汽车销量表现或将更好3月有23个工作日是节后生产消费的黄金期而且2月中国制造业活动以近10余年以来的最快速度扩张制造业PMI从1月的501跃升至526经济复苏会带来用车需求的较好增长此外3月多数厂商新车的大量推出在国家促消费政策推动下比如湖北省力度空前的购车补贴政策叠加国六B车型会逐步加速清库价格松动对车市带来了可观的增量利好图52018-2023年2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走势万辆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5000200001500010000500000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数据来源Wind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识别风险发现价值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723TablePageText跟踪分析计算机短期看OEM价格竞争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智能化的投入从OEM运营的视角来看汽车行业有一大典型特质即典型的重资产运营产能利用率成为衡量车企运营效率的关键指标而目前我国汽车行业出现了一定的产能过剩根据电动汽车观察家2021年我国乘用车车企产能利用率为5792022年则降低至529下滑幅度达50pct其中长城汽车上汽通用五菱和东风日产三大主机厂2022年产量利用率下滑均超过10pct一汽丰田和上汽通用的产能利用下滑超过6pct在此背景下通过降价争量的经营策略以维持基本的产能利用率便成为特斯拉东风比亚迪等主机厂的选择在OEM将智能化作为核心竞争点的背景下具备技术领先性和产品竞争力的智能化龙头仍将具备长期成长性在C端政策端需求拉动之下主机厂仍在逐步迈向软件定义汽车的终局我们认为当下的价格竞争更多是影响短期投入节奏但不改变中长期成长趋势以舱驾核心底层软件高阶智能驾驶域控为重要主业具备技术领先性和产品竞争力的智能化龙头仍将具备长期成长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智能驾驶龙头反而视当下主机厂价格竞争带来的供应链内卷为争取更多市场份额的窗口期即与二三线产业链玩家相比智能化产业龙头具备更强的成本优势技术优势经过此轮产业链洗牌部分能力较弱的玩家或被挤出赛道从而使得行业份额更加集中于行业龙头图62022年我国典型车企产能利用率汽车产量万辆产能利用率200100180919087858382160778014069701206464616055100504947804138406030304020191520131000数据来源盖世汽车电动汽车观察家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识别风险发现价值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823TablePageText跟踪分析计算机二专题研究2023年智能驾驶板块有哪些值得期待一高性价比智能驾驶芯片值得高度关注主打中端市场以高性价比为核心看点的高通自动驾驶芯片2023年有望进展从典型玩家产品迭代来看主流玩家正在积极发力新品纷至沓来1英伟达2019年推出了DRIVEAGXOrin平台2022年发布了新一代自动驾驶SoC芯片Thor单片算力能够达到2000TOPS算力达到了Orin近8倍2高通2020年正式推出SnapdragonRide2021年并购维宁尔Arriver加速Ride平台落地驾驶域平台定点逐步放量首款车型2022年SOP3地平线2021年正式推出首款大算力自动驾驶芯片征程5峰值算力达到128TOPS并预计将于2023年推出征程6其算力将达到1000TOPS表1全球主要自动驾驶厂商格局梳理数据来源各个芯片商官网亿欧智库高工汽车佐思汽研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目前高通自动驾驶芯片进展迅速2023年值得高度关注中科创达控股子公司畅行智驾已经规划了三代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分别是基于高通SA8540P平台的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基于高通新一代平台的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及舱驾融合HPC产品其中基于高通SA8540P域控制器产品已结束DV验证并且已经与多家新造车势识别风险发现价值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923TablePageText跟踪分析计算机力自主品牌主机厂合资品牌主机厂进行深度合作交流预计在2023年可实现规模量产目前来看畅行智驾SA8540P的智能驾驶域控制器RazorDCXTakla可以提供12路相机最高像素8MPixels的接入能力8路车规级以太网接口多路CANCANFD接口具有高性价比的优势可以满足全时中阶行泊一体的需求图7畅行智驾基于高通8540开发的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性能突出数据来源畅行智驾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识别风险发现价值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1023TablePageText跟踪分析计算机二L3L4智能汽车准入与上路试点即将启动行业迎来重要政策催化多年以来限制高阶自动驾驶普及化的一大核心症结就是法律法规的相对滞后和责任划分一方面自动驾驶相关法规进展缓慢仅德国和美国尝试性的颁布了一些适用于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的通用法规另一方面L3级自动驾驶责任界定偏模糊L3级自动驾驶开启时如果出现意外事故权责划分存争议但从2021年末开始不断有新的立法进展出现2021年12月德国正式批准放开L3自动驾驶2021年12月德国联邦汽车运输管理局KBA正式宣布批准奔驰带有L3级自动驾驶系统的车辆进行销售并上路允许消费者于2022年开始在真实环境道路上使用L3级自动驾驶2022年6月深圳出台国内首个L3自动驾驶法规同时工信部也表示将适时开展自动驾驶准入试点2022年6月14日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未来工信部将出台自动驾驶的功能要求信息安全等重要标准并适时开展准入试点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表2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要点梳理核心亮点细节内容1智能网联汽车是指可以由自动驾驶系统替代人的操作在道路上安全行驶的汽车包括有条件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和完全自动驾驶三种类型2有条件自动驾驶是指自动驾驶系统可以在设计运行条件下完成动态驾驶任务在自动驾驶系统提出动态驾驶任务接智能网联汽车定义管请求时驾驶人应当响应该请求并立即接管车辆3高度自动驾驶是指自动驾驶系统可以在设计运行条件下完成所有动态驾驶任务在特定环境下自动驾驶系统提出动态驾驶任务接管请求时驾驶人应当响应该请求并立即接管车辆4完全自动驾驶是指自动驾驶系统可以完成驾驶人能够完成的所有道路环境下的动态驾驶任务不需要人工操作1智能网联汽车列入国家汽车产品目录或者深圳市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目录并取得相关准入后可以销售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可以上道路行驶经交通运输部门许可可以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2实行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管理制度市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应当根据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生产者的申请将符合深圳市地方标准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列入深圳市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目录并向社会公布未列入国家汽车产品目录或者深圳市智能汽车标准及准入登记条件网联汽车产品目录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不得在深圳市销售登记3申请办理智能网联汽车登记除提交申请机动车登记所需的资料凭证外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车辆车载设备运行安全相关数据已按规定接入政府监管平台已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具有载人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还应当投保机动车车上人员责任保险1有条件自动驾驶和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应当具有人工驾驶模式和相应装置并配备驾驶人2完全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可以不具有人工驾驶模式和相应装置可以不配备驾驶人但是无驾驶人的完全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只能在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划定的区域路段行驶3有条件自动驾驶和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在自动驾驶模式下行驶时驾驶人应当处于车辆驾驶座位上监控车使用管理辆运行状态和周围环境随时准备接管车辆4智能网联汽车发出接管请求或者处于不适合自动驾驶的状态时驾驶人应当立即接管车辆5无驾驶人的完全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应当具备在发生故障不适合自动驾驶或者有其他影响交通安全的情况时开启危险警示灯行驶至不妨碍交通的地方停放或者采取降低速度远程接管等有效降低运行风险措施的功能识别风险发现价值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1123TablePageText跟踪分析计算机1市区人民政府可以结合智能网联汽车通行需要统筹规划配套建设智能网联汽车通用的通信设施感知设施计算设施等车路协同基础设施车路协同基础设施建设2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企业因开展道路测试示范应用的需要可以向市交通运输公安机关交通管理城管执法等部门申请在其管理的公用基础设施上搭建车路协同基础设施相关主管部门应当予以支持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企业应当依照国家相关规定制定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和隐私保护方案采取措施防止数据的泄露丢失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损毁并将存储数据的服务器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未经批准不得向境外传输转移相关数据信息1驾驶人的智能网联汽车发生道路交通安全违法情形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对驾驶人进行处理2完全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在无驾驶人期间发生道路交通安全违法情形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对车辆所有人管理人进行处理3有驾驶人的智能网联汽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智能网联汽车一方责任的由驾驶人承担赔偿责任交通违法和事故处理4完全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在无驾驶人期间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智能网联汽车一方责任的由车辆所有人管理人承担赔偿责任5智能网联汽车发生交通事故因智能网联汽车存在缺陷造成损害的车辆驾驶人或者所有人管理人依照本条例第五十三条的规定赔偿后可以依法向生产者销售者请求赔偿数据来源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基于这一系列国内外的事件性进展结合产业发展逻辑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结论1目前智能驾驶产业技术已发展至较高水平L3及以上高阶智驾的普及推广成为新趋势2未来一段时间我国有较高可能加码高阶智驾使用的普及性放开表3发达国家自动驾驶立法进展现状国家时间主要内容颁布道路交通法第八修订案允许自动驾驶系统在特定条件下代替2017年人类驾驶汽车德国德国联邦议院和参议院先后通过自动驾驶法草案允许L4级无人2021年驾驶汽车于2022年在公共道路中行驶2016年颁布自动驾驶汽车准则并每年更新一次2021版支出重美国2016-2021年点发展1低速无人小货车2低级别自动驾驶乘用车3高级别自动驾驶乘用车4高速路长途自动驾驶货车2022年在有限区域内实现只需远程监控的无人驾驶自动驾驶服务日本预计2025年在40个区域内实现只需远程监控的无人驾驶自动驾驶服务韩国预计2027年实现L4级及更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商业化数据来源高工智能汽车盖世汽车KBA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2022年11月工信部公安部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将在全国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工作基础上遴选符合条件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和具备量产条件的搭载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开展准入试点并对通过准入试点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在试点城市的限定公共道路区域内开展上路通行试点此举无疑将这将加速产业的识别风险发现价值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1223TablePageText跟踪分析计算机健康发展以及相关产品和技术的商业化2023年行业政策红利可期从技术层面看L3放开的背后也意味着产业格局的快速调整多项软硬件配置有望实现从0到1的跨越相较于L2L3在一定条件下实现了无人驾驶对车载智能化水平要求大大提升相应的也需要更多L2层面未配置或者仅为选配的软硬件配置包括大算力自动驾驶芯片及域控制器激光雷达高精度地图等此外车路协同作为关键的基础设施也有望获得积极进展图8L3L4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申报流程数据来源环球律师事务所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识别风险发现价值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1323TablePageText跟踪分析计算机三车路协同值得高度关注兼具符合产业趋势托底经济属性1高阶智能驾驶时代渐行渐近车路协同有其商业必然性和技术可行性目前单车智能技术水平下高阶智能驾驶在安全ODD运行设计范围即自动驾驶系统功能的运行环境和经济性三个方面存在一定矛盾关系自动驾驶是一个复杂系统由一整套自动驾驶硬件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GPS定位装置芯片和计算平台等和多个复杂系统高精度地图系统高精度定位系统感知系统决策规划系统车辆控制系统车辆通信系统等组成从产业实践来看影响高阶智能驾驶走向规模商业化落地的因素主要集中在安全性ODD和经济性三个方面目前条件下上述三个因素尚无法同时达到例如为提高自动驾驶安全性必须通过限制ODD并针对性调优逐步逼近系统上限才能实现小规模商业化落地或使用较昂贵的设备来提升单车智能自动驾驶的安全性但这样会损失自动驾驶的经济性如果自动驾驶系统同时兼顾安全性和足够广域的运行环境单车智能成本将十分高昂因此自动驾驶要实现规模商业化落地需要进一步探索找到安全性ODD限制和经济性的平衡点从本质上提升自动驾驶的能力水平表4车路协同发展阶段划分阶段子阶段使用标准典型应用场景阶段1信息交互协同无TCSAE53-2020典型应用场景举阶段21初级22阶段所需的感知能力远CSAE157-2020协同感知高于21阶段达到全量阶段2协同感知阶段22高级高精度级别满足高等级YDT3978-2021协同感知自动驾驶应用需求DT3978-2021协作式换道无信号灯协阶段31有条TCSAE157-2020同通行紧急车辆优先件协同决策控制阶段3协同决策控制TCSAE156-2020AVP等阶段32完全远程遥控驾驶信号灯优暂无协同决策控制化控制等数据来源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车路协同的商业必然性可更早实现商业化普及从目前产业界实践来看在高阶智能驾驶时代相较于单车智能路线车路协同路线可以更早更低成本的实现高阶智能驾驶商业化普及1在自动驾驶能力水平方面高阶智能驾驶能力水平会显著提高能够成功应对各类复杂场景ODD更加普及化2在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方面现阶段高阶智能驾驶只能在封闭或有限区域内实现自动驾驶规模商业化落地L4单车智能在足够长的时间和足够充分的研发投入条件下最终可以实现无人化自动驾驶规模商业化落地但是在车路协同加持作用识别风险发现价值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1423TablePageText跟踪分析计算机下可以快速达到无人化自动驾驶规模商业化落地要求的临界点图9车路协同对高阶自动驾驶的促进作用数据来源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车路协同的商业必然性亦可更便宜的实现产业化推广以实现L4高等级自动驾驶规模化落地为目标单车智能技术路线所需的费用是所有车辆增加车端设备或系统升级到L4的费用而车路协同技术路线所需的成本约等于建设C4高等级智能道路的费用与所有车辆升级到L2的费用将两条路线所需花费的费用进行比较即可得到两条路线的经济性比较根据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和百度Apollo的测算以北京市为例进行估算按照实现全部L4级自动驾驶为估算基础1单车智能技术路线下实现L4智能驾驶耗费投资约为1370亿元2车路协同技术路线下升级到L2的车辆智能化改造成本约为28325亿元建设C4高等级智能道路的费用约为12610亿元综合测算采用采用车路协同路线实现完全L4所需的总费用为40935亿元从经济性来看采用车路协同技术路线情况下原来用于车端的高性能传感器大算力计算平台转移到了路端实现设备与系统的公用化复用相对于单车智能技术路线来说其成本仅占到30左右识别风险发现价值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1523TablePageText跟踪分析计算机图10路侧基础设施单位成本发展趋势万元2020年2022年9080706050403020100单个交叉路口C-V2X改造投入每公里高速快速路C-V2X改造费用数据来源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车路协同亦具备技术可行性车路协同发展至今整体上产业链已经搭建成熟通过多技术交叉与融合采用无线通信传感探测等技术手段实现对人车路信息的全面感知发挥协同配合作用车路协同关键供应商集中在四个环节相关领域我国拥有竞争力突出的龙头公司1车端即在原有的设备上通过智能化改造搭载上雷达摄像头等智能传感器以实现车辆之间的互联监测2路端即改造路段及路口等设备进行环境监测通过信息数据传导与车端产生交互行为3网端负责提供车-车车-路间实时传输的信息管道打造成低延时高可靠快速接入的4图商通过高精地图感知车路动态实现精准定位其中车路协同成本最高的核心零部件是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目前这两个核心部件产业日趋成熟价格亦在不断下降识别风险发现价值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1623TablePageText跟踪分析计算机图11车路协同产业链架构数据来源亿欧智库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2车路协同为代表的智慧交通亦是稳经济的重要抓手车路协同是自动驾驶与新基建的交汇点投资车路协同既符合产业趋势也有利于稳经济在新基建涉及的诸多方向中智慧交通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涉及车路协同智慧停车智慧公交交通大数据等多个领域其中车路协同是未来智慧交通发展的核心领域从政策来看车路协同目前仍以政府为主要推动力在产业趋势托底经济等多重因素考虑之下政策红利纷至沓来自2016年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相继建设车路协同开始了城市层面的落地应用相比于第一阶段偏向技术验证的示范区2019-2020年四大先导区的设立更加注重技术的商业化落地2020年新基建政策发布明确发展内容及目标7大领域中有5个和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相关紧接着2021年先后出台的16个双智城市试点更是将车路协同与城市深度绑定2022年多地发布政策进一步支持车路协同产业发展2022年7月深圳发布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2022年11月上海发布上海市车路协同创新应用工作实施方案2023-2025年因此以车路协同为代表的自动驾驶产业链投资可有助于发挥新基建的乘数效应带动产业链发展成为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的核心技术构成识别风险发现价值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1723TablePageText跟踪分析计算机图12我国车路协同示范区先导区双智城市时点布局数据来源亿欧智库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识别风险发现价值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1823TablePageText跟踪分析计算机四激光雷达产业深度洗牌马太效应趋于凸显车载开启放量节奏相对于其他车载传感器激光雷达有其不可取代的优势目前高等级智能驾驶汽车的主流技术路径中主要配置摄像头激光雷达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四大传感器用于实现车身周边几百米范围内交通环境信息的探测激光雷达是主动型三维成像系统可以实现车身周边360高精度三维成像1相对于摄像头激光雷达可以获得高精度三维交通信息2相对于毫米波雷达和超声波雷达激光雷达具有角分辨力高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对于中国智能汽车产业玩家而言出于安全冗余激光雷达成本降低预期等因素考量搭配激光雷达成为主流技术路线目前我国智能汽车玩家基本都走上了配置激光雷达的技术路线此外科技大厂中的华为百度大疆也在激光雷达领域动作频频图13激光雷达成像图数据来源传感器专家网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2020-2021年速腾聚创大疆等本土激光雷达公司锋芒初露从车型来看速腾聚创定点OEM包括上汽智己威马Lucid广汽埃安等大疆览沃定点OEM包括小鹏一汽解放等根据Yole披露数据2021年汽车和工业领域的激光雷达市占率格局中中国有五家激光雷达公司处于行业前列分别为速腾聚创大疆览沃华为禾赛科技图达通全球市占率分别为107333识别风险发现价值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1923TablePageText跟踪分析计算机图142021年全球激光雷达市占率格局中国玩家彼此差异不大337华为3图达通3Ibeo4法雷奥28Innoviz4Cepton7速腾聚创10大陆7Luminar7电装7大疆览沃7数据来源Yole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2022年激光雷达行业格局深度洗牌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全球产业格局更加利好中国激光雷达产业链做大做强从国内公司来看2022年图达通禾赛科技等步入大范围量产阶段根据高工智能汽车数据2022年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搭载激光雷达1299万台配套车辆111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544和2627其中蔚来理想和小鹏是三家激光雷达上车的贡献主力其中蔚来NT20平台新车为全系标配图达通猎鹰系列激光雷达理想从L9标配到L8L7等部分标配禾赛AT128激光雷达小鹏则是从P5的Livox切换到G9的速腾聚创RS-LiDAR-M1激光雷达也是部分标配而国外多数激光雷达公司在融资成本高企量产进程滞后等多因素共振下2022年举步维艰行业深度洗牌2022年11月德国激光雷达开发商Ibeo因无法获得进一步融资而申请破产2022年12月美国激光雷达开发商QuanergySystems申请破产保护本土OEM对激光雷达需求强于海外OEM等多重因素共振之下驱动国内外激光雷达产业发展出现相位差2022年全球激光雷达集中度更加偏向中国本土国内激光雷达厂商具备做大做强的先发优势从A股投资角度我们建议优选整机制造优质标的及激光雷达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建议关注炬光科技万集科技德赛西威参股速腾聚创均胜电子参股图达通等识别风险发现价值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2023
|
相关行业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