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信建投-光伏行业5月月报:基本面持续向好,价值终将回归-230509
上传日期: |
2023/5/9 |
大小: |
1737KB |
格式: |
pdf 共39页 |
来源: |
中信建投 |
评级: |
-- |
作者: |
朱玥,任佳玮,王吉颖 |
下载权限: |
此报告为加密报告 |
|
光伏行业基本面跟踪需求端:装机、出口数据超预期,行业需求持续向好。 春节后行业需求持续向好,3月国内新增装机13.29GW,同比增长466%;组件出口20.26GW,环比提升51.8%,同比提升40.1%,均超出市场此前预期。生产端来看,5月组件排产预计43.32GW,环比提升4%,预计Q2头部组件企业出货环比有望增长30%-60%。 2023年国内集中式市场受第一批大基地并网拉动,1-3月组件累计招标规模达到42.2GW,全年光伏新增装机有望达到达到130GW+。海外市场欧洲大电站需求快速释放,1-3月欧洲组件出口同比+68%,美国通关速度加快,头部企业Q1出货环比提升,同时中东、南美等市场也将贡献较大弹性。预计全球中美欧将引领2023年行业需求维持高景气,全年行业需求将达到350GW以上。 供应链:组件、硅料价差持续拉大,中环硅片价格下调,电池盈利已度过最差时刻。 硅料价格在需求旺盛背景下呈现缓跌趋势,最新均价已来到179元/kg。硅片4-5月由于增产较为明显因此紧缺程度有所缓解,近期中环发布最新硅片报价,182单片5.84元,210单片7.6元,相较于此前报价下降8%-10%。电池片此前成本端受到硅片压制,近期硅片价格随着硅料降价有所回落,但电池片价格相对稳定,电池片盈利有所修复。组件价格近期也持续稳定在1.7元/W左右,和硅料价差不断扩大,一体化盈利水平不断走高。 展望Q2,硅片当前盈利仍处高位,相较于Q1会有提升。PERC电池盈利已度过前期低点,后续将会修复修复,同时TOPCon电池溢价将保持高位。组件价格受到需求强支撑,一体化盈利将稳中有升。另外,辅材环节高纯石英砂新增产能投产仍需时日,预计今年年内都将保持紧张状态。 新技术:华能、大唐招标N型占比达50%,TOPCon电池稀缺性愈发凸显。 4月华能、大唐发布组件招标公告,N型占比要求均达到50%,行业TOPCon需求快速放量。从行业TOPCon扩产进度来看,TOPCon组件龙头合肥、海宁35GW,钧达滁州18GW,通威眉山9GW产能均已满产,但行业TOPCon产能整体爬坡速度与此前预期比相对较慢。我们认为TOPCon电池制造环节具有较高壁垒,设备分段采购且设备、材料间搭配需要一定know-how,新进入者产能能否落地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我们估算23年行业TOPCon有效供给120-130GW,渗透率仅为20%-30%,而行业需求快速放量,预计全年TOPCon电池都将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投资建议 一季报披露完毕,总体来说光伏板块Q1一体化组件、逆变器业绩较好,盈利能力整体略超预期;当前市场对光伏板块核心担忧中期维度下,行业需求放缓后竞争加剧盈利能力下滑,导致当前板块估值已处于较低位置,头部企业2023年估值仅有不到20倍。从估值来看,我们认为市场悲观预期当前已充分反映在股价中,后续应继续重点关注业绩确定性强的方向: 1)上游硅料进入降价通道后,下游订单型公司有望获益,看好头部一体化组件企业,以及逆变器企业。光伏板块一季报中一体化组件、逆变器均表现较好,且展望Q2及全年盈利确定性较强。后续随着业绩逐步兑现,以及头部企业在品牌、渠道、管理等方面的优势逐步体现,市场对其估值将逐步向历史中枢回归。 2)当前光伏电池环节处于技术变革关键节点,关注具有较强稀缺性的新技术电池方向。目前TOPCon相较于PERC已具备明显性价比,且客户已有充分认知。今年TOPCon需求快速放量,而TOPCon电池供给稀缺性较强,导致TOPCon电池&组件溢价持续提升。 风险提示 1、上游原材料放量,中游制造业加速扩产,导致行业竞争加剧。当前主产业链各环节产能规模较大,且有部分新玩家计划扩产,若后续原材料充足,且各环节扩产均能落地,预计行业竞争可能会加剧。 2、电网消纳等环节出现瓶颈导致行业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中美欧近年来新能源装机并网速度较快,可能会对电网消纳能力造成一定冲击,从而可能会使得光伏新增装机增速放缓。 3、新技术快速扩散导致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目前光伏行业TOPCon电池扩大计划规模较大,如果后续行业扩产提速且各玩家之间差距不大,那么可能会造成TOPCon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