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下载就选股票报告网
您好,欢迎来到股票分析报告网!登录   忘记密码   注册
>> 中信建投-机械设备行业2023年中期投资策略:当期结构性机会为主,中期不改国产化与出口主线-230510
上传日期:   2023/5/11 大小:   5336KB
格式:   pdf  共87页 来源:   中信建投
评级:   推荐 作者:   吕娟
行业名称:   机械
下载权限:   此报告为加密报告
核心观点
  未来一个季度关注结构性机会:①工程机械加强观察海外,关注国改标的;②半导体设备出现分化,关注产品和客户多元化、先进制程有突破的强α公司;③光伏锂电设备市场关注度持续下降,关注技术迭代和第二增长曲线;④储能温控和消防设备受益国内市场放量持续高增;⑤船舶行业迎业绩+订单+重组等多重催化;⑥通用设备景气度拐点预计三季度末四季度初,目前通用激光率先回暖。
  工程机械:高质量发展是主旋律,国改标的值得重视
  中国工程机械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国际化是核心,在海外市场拥有更高均价和利润率的背景下,有望呈现出更高的利润弹性。另外,国企改革也是行业重要主线之一,相关国企在治理、激励、降本等层面的改革持续纵深,盈利能力有望修复。重点推荐:徐工机械、柳工、安徽合力、杭叉集团、诺力股份、浙江鼎力、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恒立液压。
  半导体设备:预计全年新接订单仍然可观,重点关注先进制程突破
  AI将会提升20nm以下先进制程芯片需求,美日荷对中国先进制程的联合封锁,必将加速国产半导体设备的突破。全球半导体设备预计2024年重回增长赛道,而国内半导体设备受益晶圆厂客户数量增加中小晶圆厂扩产积极和国产化率提升,预计2023年订单仍然可观。重点推荐:北方华创、中微公司、芯源微、拓荆科技、盛美上海、精测电子、正帆科技等。
  光伏设备:重视技术迭代与泛半导体领域延展
  一方面,我们认为应重点把握新技术带来的投资机会,尤其是0到1低渗透率高成长阶段设备企业的估值提升机会;薄膜电池方面关注钙钛矿电池发展,年内GW级设备招标等将为行业带来显著催化;晶硅电池方面,关注TOPCon电池放量带来的业绩增长机遇,以及HJT电池0BB、铜电镀等新技术导入机会。另一方面,我们认为应当持续关注光伏设备企业在泛半导体领域的业务延展,不断打开长期成长空间,构筑新的增长曲线,平台化布局保障业绩的长期稳健增长。重点推荐:京山轻机、奥特维、晶盛机电、捷佳伟创(电新组覆盖)、迈为股份、连城数控、英杰电气;建议关注:奥来德。
  锂电设备:业绩延续高增长,关注新技术渗透与第二增长曲线打造
  预计2023年国内锂电设备行业招标增速将放缓,行业竞争或将加剧;海外市场锂电池扩产旺盛,头部公司有望打开市场空间。行业重点关注新技术导入节奏,预计2023年46系大圆柱电池设备招标量有望达到20~30GWh,复合集流体有望成为量产元年,此外,关注头部企业第二增长曲线的拓展。重点推荐:骄成超声、联赢激光、东威科技、先导智能。
  储能设备:国内高景气延续,温控和消防设备有望持续放量
  在当下国家政策推动下,国内储能项目招投标日益火爆,温控系统与消防系统是储能系统安全的重要保证,相关企业有望充分受益于储能项目加速建设。此外,温控及消费设备企业均为平台型公司,核心技术与产品方案可应用于多个下游领域,随着各领域对安全性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相关企业有望凭借较强的下游延展性维持长期成长。重点推荐:青鸟消防、同飞股份、英维克。
  船舶:油轮将主导新一轮接单行情,中国船厂迎业绩+订单+重组等多重催化
  订单层面,受益于下游油运企业报表持续修复,油轮有望迎来大规模下单,接力集装箱船主导新一轮接单行情。业绩层面,随着低价订单的消化,船厂Q3有望迎来显著业绩改善。另外,船舶为我国优势产业,中国船舶集团在手订单全球第一,份额近20%,中国船舶集团承诺解决同业竞争问题,资产重组方案落地将是重大催化。重点推荐:中国船舶;建议关注:中船防务、中国重工。
  机床:看好自主可控进展,期待下游行业复苏
  ①工业母机自主可控需求愈发迫切。瓦森纳协议对出口至中国高端机床限制不减,部分外资企业增加安装定位系统的机床种类,政策端对工业母机及数控系统自主可控高度重视,有望对国产厂商带来新机遇。②微观层面,龙头机床企业4月订单环比继续增长,2023Q2开始部分机床企业将迎来月度订单上行周期,亦期待行业整体复苏。重点推荐:华中数控、科德数控、海天精工、纽威数控、秦川机床、中钨高新、欧科亿、华锐精密等。
  工控:驱控层关系工业安全,进口替代加速
  2022年,头部工控厂商通过抓住外资友商供给不畅以及新能源等行业的结构性机会,实现了收入的较快增长。2023年下半年预计会迎来补库周期,全年预计是弱复苏。重点推荐:汇川技术
  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国产化率创新高,AI+人形机器人有望重塑行业格局
  2022年国内工业机器人销量增速仅有10.4%。,放缓明显,不过国产头部企业埃斯顿、汇川技术等份额提升明显。展望2023年下半年,随着零部件产业链日益完善和规模效应逐步体现,以及内资品牌在汽车以外的一般工业渗透进一步加深,国产头部企业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此外,AIGC产业的快速发展有望进一步赋能机器人,带来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重点推荐:汇川技术、绿的谐波、埃斯顿
  激光:
 
Copyright © 2005 - 2021 Nxn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50317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