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信证券-新能源汽车行业日韩电池厂23Q1跟踪报告:IRA补贴效果初显,助力日韩电池厂利润率大幅提升-230523
上传日期: |
2023/5/24 |
大小: |
2584KB |
格式: |
pdf 共27页 |
来源: |
中信证券 |
评级: |
强于大市 |
作者: |
袁健聪,汪浩,吴威辰 |
行业名称: |
汽车 |
下载权限: |
此报告为加密报告 |
|
海外主流电池厂相继发布23Q1经营情况。营收方面,LGES/Panasonic能源部门/SKOn/SDI电池业务23Q1营收分别为460/132/174/252亿元,环比+2.46%/2.91%/14.9%/-10.2%;营业利润率方面,LGES/ Panasonic能源部门/SKOn/SDI电池业务营业利润率水平分别为7.24%/4.20%/-10.4%/6.59%,环比+4.46/4.12/1.33/-0.13pcts。新能源车电池装机量方面,LGES/Panasonic/SKOn/SDI2023Q1装机量分别为19.3GWh/11.9GWh/7.1GWh/6.5GWh,环比-13.5%/+16.7%/+7.58%/-15.6%。IRA税收补贴自2023年Q1开始生效,LGES与Panasonic在2023Q1计入了5.3亿元与20亿元补贴收益,因此利润率环比大幅提升;SKOn则暂未将IRA补贴计入利润。在IRA法案的支持下,北美市场下游需求旺盛,制造端利润率提升,日韩电池厂将北美市场作为未来的重点发展市场,进一步完善本土化供应链。全球电动化趋势保持不变,当前时点继续建议把握全球电动化供应链优质标的机会,尤其是具备出海供应能力的企业。 ▍LGES:IRA驱动利润率提升,持续强化核心竞争力。根据LGES官网信息,公司23Q1营收460亿元,同比+101%,环比+2.46%;毛利润68.0亿元,毛利率14.8%,同比-3.05pcts,环比-0.42pct;营业利润33.3亿元,同比+145%,环比+167%,营业利润率7.24%,同比+1.28pcts,环比+4.46pcts。LGES 23Q1装机量19.3GWh,环比-13.5%。营业收入实现自IPO以来连续五个季度增长,主要系北美的强劲需求和GMJVPhase 1 EV电池出货量增加。LGES关键矿物国家新增日本,继续打造满足IRA的稳定供应链;亚利桑那州圆柱电池工厂已于今年3月施工,规划产能27GWh,LGES预计2025Q2开始量产,持续提升美国本土供应能力,加强公司核心竞争力;此外,公司预计将积极探索车用LFP电池、中镍高电压电池等产品,拓宽业务领域。 ▍Panasonic:税收补贴成效显著,利润率大幅改善。根据松下官网信息,23Q1Energy部门(包含车载电池和工业储能)营业收入132亿元,环比+2.91%;营业利润5.53亿元,环比+5,250%;营业利润率4.20%,环比+4.12pcts。Panasonic23Q1装机量11.9GWh,环比+16.7%。松下将IRA补贴通过税收抵扣方式计入23Q1业绩核算中,贡献净利润约20亿元,实现利润率大幅提升。产品方面,松下计划2024年上半年量产4680,量产时间延后一年;产能方面,美国堪萨斯州建设电池厂已于今年2月开始建设,规划产能30GWh,公司预计2025财年(2024Q2-2025Q1)末进行大规模生产。 ▍SKOn:2023Q1营收持续高增长,暂未确认IRA补贴收益。根据SKOn官网信息,SKOn电池业务23Q1营收174亿元,同比+162%,环比+14.9%;营业利润-18.1亿元,营业利润率-10.4%,同比+11.3pcts,环比+1.33pcts。营收再创季度历史新高,系2022年投产的工厂提高产量;但由于激励支付和研发成本导致成本增加,营业利润亏损环比小幅扩大。由于IRA补贴细则暂未公布,SKOn并未在一季度确认相关收益,公司预计从二季度开始在报表中反映IRA补贴相关收益。SKOn 23Q1装机量7.1GWh,环比+7.58%。归功于新产能的增加,公司预计2023年营业收入将显著增长,公司目标2023年实现营业利润扭亏;产能规划上,公司预计2024规划产能150GWh,2025规划产能220+GWh,其中美国产能151GWh。 ▍SDI:P5电池需求强劲,大圆柱与半固体电池开始试生产。根据SDI官网信息,公司23Q1电池业务营收252亿元,同比+44.6%,环比-10.2%;实现营业利润16.6亿元,同比+91.7%,环比-11.9%;电池业务营业利润率为6.6%,同比+1.6pcts,环比-0.1pct。营收和利润率同比均实现较大增幅,但环比有所下降,主要系全球经济影响、不利汇率和季节性因素。SDI 23Q1装机量6.5GWh,同比+80.6%,环比-15.6%。公司预计46系圆柱电池与半固态电池二季度开始试生产。 ▍风险因素:原材料上涨风险;政策变动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公司产能建设不及预期;技术路线变动风险。 ▍投资策略:全球电动化趋势保持不变,当前时点继续建议把握全球电动化供应链优质标的机会,尤其是具备出海供应能力的企业,包括:1.电池/电机环节的宁德时代、比亚迪(A+H)等,建议关注亿纬锂能、欣旺达、鹏辉能源;锂电材料的德方纳米、中伟股份、贝特瑞、星源材质、科达利、新宙邦、丰元股份等,建议关注恩捷股份、璞泰来、天赐材料;2.上游设备及资源:赣锋锂业等,关注杭可科技、先导智能;3.热管理供应链:三花智控(热管理)、银轮股份(热管理)、拓普集团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