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诚信国际-2023年10月进出口数据点评:进口表现略超预期,出口增速低于预期-231107
上传日期: |
2023/11/7 |
大小: |
781KB |
格式: |
pdf 共6页 |
来源: |
中诚信国际 |
评级: |
-- |
作者: |
袁海霞,张林,张文宇 |
下载权限: |
无限制-登录即可下载 |
|
内需边际改善叠加基数效应,10月进口增速由负转正略超预期;但外需承压之下出口增速未能延续降幅收窄态势,出口增速低于预期。由于三季度以来内需边际改善,以及全球地缘冲突加剧之下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预期引发进口增长,10月进口当月同比增速继今年3月以来首次为正,结束了连续7个月的下降趋势,较上月回升9.3个百分点至3.0%。外需承压叠加出口产品的价格水平低位运行,10月出口当月同比增速未能延续此前三个月的收窄态势,降幅较9月扩大0.2个百分点至-6.4%。由于进口改善情况好于出口,总体贸易顺差有所收窄,较上月减少213.01亿美元至565.30亿美元。 外需不振及价格因素扰动,出口增速降幅扩大,汽车产业链出口表现较好。全球地缘扰动持续作用下,各主要经济体需求增长势头放缓,全球制造业PMI也较上月有所走弱,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为48.8%,较上月下降0.4%,其中美国ISM制造业10月PMI较上月下降2.3个百分点至46.70%,欧元区延续过去三个月的下降趋势至43.10%,日本和韩国制造业PMI较上月一升一降,但均在50%以下。从东盟主要国家看,除菲律宾和新加坡制造业PMI较上月有不同程度上升外,马来西亚制造业PMI与上月持平,维持在47%以下,印尼、泰国和越南制造业PMI较上月有不同程度下降。此外9月出口价格指数最仍位于91.2的较低水平,价格对出口的拖累仍然存在。从出口重点产品来看,劳动密集型产品、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降幅均边际扩大。10月箱包、服装、玩具、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降幅均较上月扩大,其中家具及其零部件出口增速降幅最为显著,体现出外需的走弱。机电产品出口比重接近六成,增速降幅较上月扩大0.63个百分点,为-6.7%,对整体出口拖累增大。今年以来我国汽车出口表现相对较好,1-10月汽车(包括底盘)出口同比实现77.9%。在全球能源转型和各国碳中和进程持续推进背景下,我国的新能源制造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具备较强能力,新能源车、光伏等新能源相关领域的出口保持较高的成长性。10月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延续负增长,降幅较上月扩大0.91个百分点至-9.17%,仍位于较低水平。 对美国与东盟的出口略有好转,对欧日韩出口仍然较为疲软。具体来看,10月对美国出口降幅较上月收窄1.15个百分点至-8.19%,或与美国制造业周期出现稳步企稳,消费支出韧性依旧有关;对东盟出口稍有好转,主要受低基数作用影响,增速较上月回升0.72个百分点至-15.10%,仍处于下滑区间,其中对泰国、新加坡、印尼出口降幅收窄,但对越南、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出口增速降幅扩大。10月我国对欧盟、日本、韩国出口同比增速分别为-12.56%、-12.99%、-17.00%,降幅较上月分别扩大0.95、6.54与9.97个百分点,三者合计拖累出口3.54个百分点,特别是当前欧洲制造业持续萎靡,经济景气度维持低位,对欧出口增速短期内快速改善的动能不足。总体而言,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的高利率环境对外需的抑制作用仍在持续。我国出口至东盟的商品中,有部分会经由东盟出口至欧美地区,或受此影响,东盟对我国出口的贡献度也有所承压。 内需在波折中修复叠加大宗商品价格走高预期,进口增速由负转正。7月政治局会议后稳增长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带动经济动能边际回升,对进口企稳回升带来助力,叠加去年同期低基数效应,10月进口增速由负转正,较上月扩大9.3个百分点至3.0%。基于对大宗商品供给波动以及未来价格调高的预期,10月国内加大了原油、铁矿砂及其精矿、粮食等大宗商品进口,原油、铁矿砂及其精矿、大豆进口数量同比增速分别较上月上行0.61、3.16、31.97个百分点至13.51%、4.46%与24.59%,对进口形成了一定拉动,原油进口增速较上月扩大8.46个百分点至8.41%,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增速较上月扩大18.04个百分点至22.07%,大豆进口增速较上月扩大28.98个百分点至2.70%。此外本月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速由负转正,结束了2022年3月以来的持续负增长态势,增速较上月扩大12.86%至2.05%,机电产品进口增速较上月扩大10.28%至0.29%。分国家来看,对美国、日本、韩国等主要经济体进口增速延续负增长,但降幅均有所收窄,对欧盟与东盟的进口同比分别为5.75%、10.22%,相比上月,本月增速为正,且增幅较大。 欧美节日及基数走低或对后两月出口形成一定支撑,但进出口持续改善仍依赖稳增长、稳外贸政策的持续驱动。从出口看,10月出口受外需走低影响降幅扩大,但未来两月随着超级购物节、年末的圣诞节生产需求,海外需求有望出现回暖。从产业链国家(韩国、日本以及东盟各国)出口增速改善来看,我国出口增速有望迎来上行。此外低基数效应也将影响年内最后两个月的出口增速水平。从进口看,随着稳增长政策逐步落地见效,以及后续促消费、扩内需等政策支持下,国内需求有望延续企稳向好态势,经济内生增长动力有望继续改善,叠加上年11月、12月基数较低,进口边际企稳回升仍存积极因素。但从10月PMI走势来看,新订单指数及新出口订单指数均较上月有所回落,当前国内需求仍偏弱,我国经济修复仍较为曲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