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通证券-2024年度策略展望:中国第二增长曲线-231119
上传日期: |
2023/11/20 |
大小: |
4803KB |
格式: |
pdf 共102页 |
来源: |
财通证券 |
评级: |
-- |
作者: |
李美岑,张日升,王亦奕 |
下载权限: |
此报告为加密报告 |
|
市场普遍担忧中国在人口红利、地产红利、WTO红利等放缓的过程中,中国宏观经济、权益市场、预期收益率都呈现出较为悲观的态势。我们团队在组建近2年的时间里,无论是国内维度,提出的“轮到大金融了”、“进攻上证50”、“科创牛”等内容,还是全球维度对二战后的美国、日本、德国做的数百页详细研究,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回顾全球世界工厂变迁史,60-70年代美国、70-90年代日本、90年代后中国,先后是全球最“年富力强”的国家,也先后承担全球制造工厂的角色,迎来经济增长的黄金年代。00年以来在人口红利的加持下,中国经济10年增速近10%,GDP跃居世界第2,创造了“中国奇迹”,WTO入市+城镇化加速是这一轮经济腾飞的两翼。未来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如何寻找中国的“二次增长曲线”?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抓住新兴市场人口红利(当年是中国,现在是金砖+东盟),制造消费全面出海,塑造全球化核心资产。科技创新,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双轮驱动,有望迎来无论是宏观,还是股市的第二增长曲线。 驱动力一:产能出海,我们从主力人口、城镇人口、人均GDP、人力成本、出口方向等5个维度详细对比分析了日本-中国-东盟+金砖,横跨30年的变化史。 主力人口:此时中国,恰如彼时日本;此时东盟+金砖,恰如彼时中国:人口视角:中国65岁以上占比达15%,接近90年代日本;印度/越南/南非的25-65岁占比超55%,接近00年中国。 城镇人口:印度+越南城镇人口占比正接近00年入市WTO前的中国。随着一带一路、RECP等逐步推进,他们有望迎来城镇化提速。 人均GDP:金砖和东盟人均GDP在2022年分别为5000美元和4000美元,大约相当于和0.4万美元,大约和中国在2010年前后的水平相当。距离当前还有50%距离。 人力成本:从有限的数据中,我们看到中国最低工资是印度的5倍,平均工资是越南的3倍。日本人工成本优势90年代触顶,技术成为主要竞争优势。中国相对单位人工成本优势在15年见顶回落,有望借助技术优势,在印度、越南低加工业中获益。 出口:90年代日本先成为中国设备、中间材料供应商,再成为中国中高端消费服务者。凭借积攒的技术优势,中国可能复刻当年日本,成为金砖+东盟产业链的“链长”;后续随着金砖+东盟消费力提升,消费出口同样空间广阔。 驱动力二:科技创新,股市科技结构性行情。70-80年代日本东芝能够超越IBM成为美国众矢之的,80年代韩国三星能够从化肥纺织白糖企业转变为电子龙头,2010年后特斯拉能够历次获得现金流起死回生,背后都是政府举国之力的扶持。本轮全球以AI引领的科技浪潮势不可当;我国作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玩家,各行各业全力投入大模型,中央&地方政府在政策端鼎力支持。全面跟注下,中国有望成为未来30年的科技领跑者。科技结构性行情。90年代日股震荡但结构牛突出,产业α的全球化+科技,股市同样走出α。1)全球化:从90年起,历轮行情触底,全球化龙头均扛起股市大旗,节奏上丰田、松下等制造/耐用品龙头90年代领跑,优衣库、龟甲万等必选龙头00年2后接力。2)科技:美股科技产业&估值共振,90年代日股也走出强势科技结构行情;结合原先产业禀赋,硬件龙头主要领跑。 市场判断:2024年全A非金融盈利见底回升至5%,估值从底部上修,市场好于2023。结构上,成长占优,全年科创100、创业板200领跑,行业配置把握海外看需求,国内看供给,电子、医药、汽车行业。 核心判断之一:海外流动性拐点,缓步回归宽松。美国从“松财政、紧货币”转向“紧财政、松货币”,目前判断Q2-Q3之间关注美联储降息可能性,市场迎来全球流动性拐点是行情驱动重要催化剂。 核心判断之二:国内经济企稳,企业盈利上行。回顾上一轮经济去产能,历史去杠杆周期,全行业去杠杆2年,上市公司3-4年。本轮地产去杠杆已2年、整体营收下降40%、民企营收下降60%,明年地产可能趋于底部震荡,地产对GDP的负贡献大幅收窄,A股企业盈利见底回升,2024年全A非金融利润增速预计5%。 核心判断之三:风格相对均衡,估值互暖,成长占优,关注科创100、创业板200。当前A股从多维度看和历史底部区域比较、机构重仓股特征来看,均处于底部位置。消费、TMT诸多细分板块性价比显著,明年盈利和估值有望双升,市场转暖。结合盈利边际改善、政策驱动等多重因素,成长会相对占优一些。 行业推荐:海外看需求,国内看供给,重点关注电子、医药、汽车行业。 成长主线:华为链(鸿蒙、麒麟、昇腾、盘古、手机、汽车等六大体系)+AI+链+人形机器人链+新能源车链(主要是零配件汽车内外共振)。 出口主线:重点关注中游制造,其中,以机械、电子为代表的出海,以家电、游戏、医药为代表的消费品。 消费主线:“理性降级”的必选消费品(国货潮)+“多巴胺升级”的消费服务(医美)+高分红的成熟消费龙头(纺织服装、商贸零售、家电)。 周期主线:供需紧平衡的钢铁、工程机械、化纤。 三大主题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