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风证券-信用债市场周报:提前兑付的风险与机会-231119
上传日期: |
2023/11/20 |
大小: |
4381KB |
格式: |
pdf 共25页 |
来源: |
天风证券 |
评级: |
-- |
作者: |
孙彬彬,孟万林 |
下载权限: |
此报告为加密报告 |
|
摘要: 10月份以来,特殊再融资债大规模发行,截止11月17日,特殊再融资债总披露规模达到13565.15亿元,完成发行的规模也达到1.255万亿。由此,也带来了城投债提前兑付规模的明显增长。2023年10月1日-11月17日,城投债提前兑付只数达到77只,总规模达到378亿元(其中部分仍处于议案进程中,尚未完成兑付)。 如何确定提前兑付的价格? 提前兑付的价格可以分为三类:面值,面值+补偿,中债/上清所估值净价(另外加补偿实际上也可以归为此类)。一般而言,面值最低,绝大多数债券都是以面值或高于面值的价格实现兑付。兑付价格是发行人与投资者之间的博弈,需要经过持有人会议。 历史上的提前兑付损益如何? 提前兑付需要持有人会议通过,投资者有维护自身合法利益的途径,因而,2018年以来提前兑付的城投债中,有73.7%以高于公告当日中债估价净价实现了兑付,即获得了超额收益;但也有26.3%的债券提前兑付带来了损失。 超额收益在4元以上的有29只,其中,2022年9月公告提前兑付的云南康旅及关联公司超额收益最高,达到10元以上(公告当日净价多在80-90之间)。损失在1元以上的有47只,其中私募债有38只,公募债仅7只,其中18尧都债按照面值80元进行兑付,但公告当日中债净价84.29元,损失最大。公募债低于净价兑付,或与投资者结构有关。 哪一类债券更容易获得超额收益? 分区域来看,资质较弱的云南、宁夏、贵州、内蒙古等地区历史上提前兑付,获得了更高的超额收益。分发行方式来看,私募、净价≤票面的债券提前兑付能够获得更高的超额收益。当然,还需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判断。 此外,我们还需要关注提前兑付带来的城投债供给减少,可能将进一步加剧市场的资产荒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变动超预期、城投信用风险、政策超出预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