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投证券-中国股市记忆第五期:不可不察,投资生态真变了-240627
上传日期: |
2024/6/27 |
大小: |
3888KB |
格式: |
pdf 共16页 |
来源: |
国投证券 |
评级: |
-- |
作者: |
林荣雄,邹卓青 |
下载权限: |
无限制-登录即可下载 |
|
当前A股投资生态下,适当降低换手率是更好的选择。 在当前大盘再次回落至3000点以下的背景中,我们再次强调:央地支出增速差(地方-中央支出增速的差值)或许能够更有效的预判大盘指数。该数值扩张,则有利于大盘指数,反之亦然,其背后暗含的是地方化债进程与中央转移支付力度的观察,该指标从2017年至今对大盘指数有较强的相关性,并领先沪深300指数1-2个月。从目前来看,6月24日更新数据:5月央地财政支出增速差(地方财政支出增速-中央本级财政支出增速)从上个月的-1.57%扩大至当前的-4.24%,说明依然是结构为王。 结构上,我们再次重申在强监管周期(中期因素,参考2016-2017年大盘蓝筹结构牛)+绝对收益价值派资金崛起下,市场风格中期预计重返大盘股,微盘股的式微是大势所趋,以高股息为代表大盘价值+以出海为代表大盘成长双主线正在逐渐形成,中小盘投资价值会更多收缩体现在基于AI和新质生产力的产业配置价值、并购重组的事件驱动价值与少量优质小盘成长股。 6月初我们提出:在科技成长领域迎来一波轮动修复的概率正在逐渐增大。目前看,对于本轮科技股的反弹应该定性为在缩量滞涨环境下基于利好催化和存量博弈的超跌反弹,核心是电子(消费电子+芯片设计)和通信(光模块)这两个领域,对应科创50指数。在本周2024陆家嘴论坛监管层谈及深化科创板改革八条措施,对于本轮科技定价的持续性后续重点关注三中全会对于新质生产力的推进。需要提示的是:目前科技板块虽没有明确产业爆发逻辑,但增量资金逻辑或许正逐渐呈现。通过6月各类型主动型基金超额收益与科技成长指数计算相关系数,我们推断发现:目前调仓向科技成长的资金主要来自于重仓电新和医药的资金,红利向科技的转移则较为微弱。 关于大盘价值高股息策略,短期保险资金基于性价比和无风险资产配置比例要求转配超长国债产生阶段性扰动,但中期视角下价值派资金抱团现象很难在今年下半年瓦解,高股息中期有效性并未下降,并反复强调:一级行业公用事业有望成为高股息胜负手,煤炭银行更多是波段交易。大盘成长出海定价,虽然短期海运价上涨以及美国经济存在衰退疑虑,但我们对中期定价趋势依然坚定,未来A股将形成围绕出海的新核心资产,同花顺出海50指数年内第二波上涨启动的信号正在紧密跟踪。 短期超配行业:产业全球竞争力(商用车、船舶、家电、轮胎、光模块、工程机械)、高股息(公用事业、能源、高分红消费和电力)、部分资源股(黄金)、科技股美股映射(TMT+光模块+消费电子+芯片设计)。 风险提示:国内政策不及预期;海外货币政策变化超预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