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联民生证券-AI眼镜行业:下一代交互革命的黄金交汇点-250313
上传日期: |
2025/3/13 |
大小: |
3613KB |
格式: |
pdf 共37页 |
来源: |
国联民生证券 |
评级: |
强于大市 |
作者: |
包承超,张晓春,邓宇林 |
下载权限: |
此报告为加密报告 |
|
AI眼镜是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和智能眼镜硬件的可穿戴设备 AI眼镜是在传统眼镜的基础上做加法,通过集成摄像头、传感器、麦克风、显示屏以及内置大模型等,从而满足用户音频、拍摄、AI交互等需求的一种智能穿戴设备。AI通过大模型为眼镜提供强大的智能属性,搭配摄像头,可支持语音交互、图像识别、文字提取等功能。目前主流的产品形态有音频AI智能眼镜、拍照AI智能眼镜、AR+AI智能眼镜;且AI眼镜当前依托大模型已能实现多种AI功能。 AI交互落地使得AI眼镜功能逐步升级,但也存在发展难题 AI眼镜经历多年演进,实现了从“技术初始探索”到“AI交互落地”的跨越。当前以拍摄和音频交互为核心的产品主导AI眼镜市场,预计随着MEMS微型投影和光波导显示技术突破,未来将向"AI+AR"融合演进。但当前产业发展也面临由物理定律与技术瓶颈构成的“不可能三角”:重量、续航与功能多样性之间存在天然制约。当前AI眼镜重量超人体舒适标准、续航偏短,一定程度上阻碍了AI眼镜推广。 标杆产品、大厂入局、科技厂商与眼镜厂商联手助推产业发展 Meta和EssilorLuxottica合作推出的Ray-Ban Meta销量激增,行业标杆产品出现,EssilorLuxottica已在财报会议中宣布启动产能扩张计划。科技大厂们纷纷投身AI眼镜研发,小米、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三星等大厂玩家预计将在2025年陆续发布AI眼镜产品。此外,科技厂商与传统眼镜企业的深度合作正成为AI眼镜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双方合作可产生多重协同效应,推动AI眼镜产业发展。 供应链优化、大模型迭代、标准化测试启动,产业千亿规模可期 AI眼镜厂商近年来通过供应链优化+品类拓展实现产品性价比的提升。人工智能技术迭代的浪潮中,国产大模型正展现出强劲的追赶势头,大模型价格竞争激烈,尤其DeepSeek的出现,其高性价比将促进AI眼镜的商业化落地。此外,中国信通院系统性评测为AI眼镜行业建立技术标准与安全规范,推动产业规范化发展。随着产业趋势逐步确立,预计全球AI眼镜将迎来黄金发展期。产业规模千亿可期。 国内AI眼镜产业链日趋完善,各产业链环节均有技术储备 AI眼镜产业链整合了光学、芯片、传感器、AI等核心技术,形成高度协同的创新生态。其产业链上游聚焦光学、显示、芯片等关键零部件研发,中游强化制造、软件及AI赋能,下游则是品牌生态及渠道推广。结合产业链图谱及关键技术看,各环节均有国内企业布局,国内厂商也具备一定关键技术储备,中上游环节相对完善。虽然短期品牌较弱,但随着国内大厂入局,整体终端厂商品牌力预计增强。 AI眼镜价值链视角,建议关注芯片&光学等核心环节相关标的 Ray-Ban Meta成本构成表明AI拍摄眼镜供应链价值集中在芯片。小米眼镜BOM预测数据显示其电变彩色版光学镜片成本与主芯片持平。最后,华为AR眼镜BOM表显示AR眼镜中BirdBath光学模组成本占比较高,而AI+AR眼镜也需采用BirdBath或光波导技术来提供显示,可推断其光学模组成本或相对较高。综合来看,光学和芯片或是未来AI眼镜产业链最有价值的环节,随着AI眼镜产业趋势加快及市场扩容,光学及芯片环节相关公司或迎来发展机遇,建议关注相关标的。 风险提示:产业发展不及预期,技术迭代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