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吴证券-宏观深度报告:对等关税对全球贸易和中国经济的冲击有多大?-250403
上传日期: |
2025/4/3 |
大小: |
1048KB |
格式: |
pdf 共15页 |
来源: |
东吴证券 |
评级: |
-- |
作者: |
芦哲,李昌萌 |
下载权限: |
无限制-登录即可下载 |
|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框架 北京时间4月3日凌晨4点,特朗普依据IEEPA(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宣布对等关税,将于美东时间4月5日00:01生效对全球额外加10%的基准关税,4月9日00:01生效对等关税。具体来看: (1)对全球贸易伙伴普遍加征基准关税10%,基本符合预期。 (2)对特定国家加征更高关税,税率从10%-49%不等。 (3)加征关税的范围、幅度均超预期。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近期针对贸易不公平和非互惠问题重点关注的国家和地区在20-30个左右,但此次加征高关税国家数量达到60个以上,尤其是对东南亚普遍加征高关税,范围超出预期。 (4)对中国而言,此次对等关税额外加征34%税率,加上特朗普上任以来以芬太尼等问题为借口已经分别于2月、3月累计加征20%关税,截至目前累计加征关税幅度为54%,最新美国对中国平均关税税率已经来到64.66%的高位。 (5)此外,结束了对小额进口(低于800美元)关税的豁免。 对等关税方案公布后,市场一度对10%的全球基准关税反应相对乐观,但随后大超预期的特定国家高额对等关税迅速扭转市场预期,且市场交易的更多是衰退而非滞胀。根据贝森特近日对于对等关税的表态,基准情形下,目前的高额对等关税税率更多是特朗普给出一个关税上限,然后根据各国开出的筹码适度降价。 展望看,重点关注两个豁免/延期条件:①他国对美降低关税;②承诺对华加征关税。后者意味着,美国可能试图组建自己的贸易同盟以孤立中国。我们预期在各国协商妥协后,最终落地有效关税幅度将降低。对华方面,中美理论上可谈判的除了关税,还有TikTok、俄乌等地缘问题、美债购买、技术转移等,预计中美谈判将更加波折。 对等关税或重构全球贸易秩序 最惠国关税待遇原则是全球多边贸易体系发展的基石。自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发布以来,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即“最惠国关税”便成为了多边贸易体系发展的基石。最惠国关税待遇确保了全球贸易的非歧视性,使得各国在全球多边贸易体系中能享受到公平待遇。根据WTO的相关统计数据,截止2022年,全球进口额中通过最惠国关税待遇下进行的份额超过80%,其中有51%的进口额享受了最惠国免税政策,极大的降低了各国出口成本,有助于全球贸易的平稳增长。 美国本轮对等关税是对最惠国关税待遇原则的挑战,或使全球多边贸易体系重新转向双边贸易或区域贸易。本轮对等关税的加征,意味着美国从对少数国家加征“单边关税”扩大到了对主要经济体全面加征“系统性关税”,此举表明美国可能将彻底背弃最惠国关税待遇,动摇过去七十多年来全球多边贸易体系发展的基石,严重破坏全球贸易秩序,使得全球多边贸易体系重新转向双边贸易或区域贸易。 对等关税加征或拖累我国年内GDP增长约1.5%,如果进一步考虑对等关税对全球贸易收缩的影响,则对我国GDP的拖累可能进一步加大。 本轮对等关税的最大的影响在于对现有全球关税与贸易体系的冲击,而并非单一对我国出口的冲击。对等关税加征后,可能会使得中国、加拿大和欧盟等主要经济体进一步出台反制措施,造成各国关税税率的螺旋上升,重构现有的关税体系,其对全球贸易及各国经济增长的影响难以估量。 根据今天凌晨美国发布的对等关税相关数据测算,本次加征对等关税会使得美国进口关税加权税率提升16.7%,而如果进一步考虑前期对中国加征的20%、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的25%关税税率,则对美国进口关税加权税率的影响可能扩大到26.4%。进一步参考《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出台后全球贸易规模对关税税率变化的敏感度,则本次加征对等关税可能会使全球贸易收缩25.1%。 就我国而言,本次对等关税加征再度超预期,叠加前期已经加征的20%关税税率,今年我国已累计被加征54%的关税税率,以2017年-2019年美国对华进口关税变化与中国对美出口增速变化得到的对美出口增速对关税的敏感系数来测算,本次对等关税预计将影响我国对美出口下滑31.5%,对应我国整体出口下滑4.6%。拖累今年GDP增速约1.0%,而进一步考虑前期加征的20%关税,则对GDP的拖累将扩大到1.5%。 风险提示:(1)《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出台时间较久远,基于此进行的数据测算可能会存在一定误差;(2)年内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仍较高,需警惕后续进一步加大对华关税措施的可能性;(3)关税政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在于出口端,国内需求的回升可能会对冲关税政策对GDP增速的部分拖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