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泰国际-每日晨讯-250703
上传日期: |
2025/7/3 |
大小: |
290KB |
格式: |
pdf 共4页 |
来源: |
中泰国际 |
评级: |
-- |
作者: |
-- |
下载权限: |
无限制-登录即可下载 |
|
每日大市点评 7月2日,港股大盘小幅回升,全天走势窄幅波动,恒生指数全日上升149点或0.6%,收报24,221点。恒生科指下跌0.6%,收报5,269点。恒生香港中资企业指数则上升1.0%,资金回流央国企。大市成交金额达2,402多亿港元,港股通净流入50.4亿港元。港汇持续走弱并触及7.85弱方兑换保证水平,金管局再承接200.2亿港元的沽盘,但1个月HIBOR只微升至0.729%,反映香港资金仍然较充裕。随着套息交易持续,预计HIBOR大概率回升。盘面上,内银、香港地产、公用事业、能源、有色金属、材料、博彩及茶饮等细分板块表现突出。四大内银再升1.5%至2.9%不等。钢铁、水泥等资源材料股大升,如鞍钢(347 HK)升12.7%、中国建材(3323 HK)升8.3%。 7月1日,中央财经委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基本要求为“五统一、一开放”。其中,在推动落后产能退出方面,会议指出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当下企业“内卷式”竞争问题突出,部分行业供过于求、存在地域性进入壁垒等,导致低价无序竞争。通过“优胜劣汰”机制,挤压低效、低质企业生存空间,倒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促使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我们认为政策或对钢铁、水泥、光伏等行业影响显著,加速行业技术迭代。此外,平板玻璃、电解铝,甚至化工、造纸等高耗能、低效率领域也可能受影响,加速落后产能出清,有利推动上游PPI逐渐止跌,中期有助于企业盈利逐渐修复。 宏观动态: 6月美国ISM制造业PMI小幅回升至49%,为近三个月以来高位,新订单指数回落至46.4%;产出指数升至50.3%,重回扩张。物价指数升至69.7%,商品通胀仍有反弹的风险。自有库存、客户库存则继续收缩,表明不确定性笼罩下,客户及企业也不敢下单。尽管关税持续影响美国制造业景气度反复,但从三个月移动平均数值看,制造业PMI保持相对稳定,未有进一步明显恶化的趋势。此外,反映更多本地企业的Markit制造业PMI在6月则升至52.9%,创多年新高,表明本土企业受关税影响相对可控。 行业动态: 汽车行业,各大车企六月销量见分晓。吉利(175 HK)六月销量同比+42%;上半年销量同比+47%。公司上调全年销量目标11%至300万台。吉利股价周三造好,全日上升2.2%。比亚迪(1211 HK)六月销量同比+12%;上半年销量同比+33%,周三股价轻微下跌0.1%。理想汽车(2015 HK)六月交付量同比-24.1%;上半年销量+7.9%,股价全天下跌3.1%。蔚来(9866 HK)六月交付量同比+17.5%;累计上半年交付量同比+30.6%,周三股价向上2.2%。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昨日上涨0.7%。国家医保局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出台《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聚焦我国创新药发展,从加大创新药研发支持力度、支持创新药进入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和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支持创新药临床应用、提高创新药多元支付能力、强化保障措施五个方面提出16条措施,对创新药研发、准入、入院使用和多元支付进行全链条支持,实现“真支持创新、支持真创新、支持差异化创新”目标。《措施》明确,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重点纳入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显著且超出基本医保保障范围的创新药,推荐商业健康保险和医疗互助等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参考使用。我们认为,以上政策有望推动高价创新药的销售,另外长远看也有望促进研发外包服务的需求回暖与对医疗服务板块构成利好。 昨日新能源及公用事业港股普遍上升,其中光伏板块涨幅更为突出。信义光能(968 HK)、福莱特玻璃(6865 HK)、协鑫科技(3800 HK)分别上涨10.8%、11.0%、9.0%。消息面上,美国参议院通过《大而美法案》,废除美国本土光伏项目因使用与中国相关的部件而缴交额外消费税的要求,此外光伏项目在法案制定的少于一年之内动工,并于四年之内投运,仍可获得相关税务优惠。这原则上有利短期投资情绪,虽然中国生产商依然面对高关税,最终在美国市场或仍失去价格竞争优势。
|
|